要做心理測試,還是要到正規醫護機構,不能隨便選擇網絡上的
心理測評,網絡上可以完成,而且方便、價低,為何依然要到醫院(或專業咨詢機構)去做?
視頻下面有網友留言說,“在醫院做父母對兒童的評估,準確率高嗎”?
我的回復是,“是的,作答會更真實,后續支持性處置也更專業、靠譜。”
現在網絡上就找到提供心理測評服務的,幾元或十幾元錢就能完成。而醫院所用的心理測評系統,跟網絡上的差不多,甚至也會遇到完全一樣的,且流程麻煩、收費高。這種情況下,還有必要到醫院去嗎?
進行心理測試的目的搞清楚了,答案也就有了。
可以問問自己,為何要去做那個心理測試?
鬧著玩玩的話,就不用當真了,無論在哪里都行,選哪個都無所謂。
問題是,多數人要做心理測試,可能不是單單玩玩就行了。如果沒有遇到問題,沒有疑慮,正常人不會想到去測自己心理狀況的。
網上完成的心理測試,你想拿著它干什么呢?會根據你的具體問題做解析嗎?有人給出指導建議,甚至給出治療方案嗎?
不會的。
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與解析,除了消極的影響,沒有其他任何價值了。
這個問題在醫院或心理咨詢師那里,就不成為問題。
另外,醫院場景下,完成同樣的心理測試,數據的真實性也高得多——醫院場景本身就有催眠的作用。
最最重要的是,心理測評報告,是協助心理治療與干預的一項控制手段,是程序性的步驟,它不是目的。
許多人(包括一些搞心理學的人)都曲解了它,看不到它的本質所在。
========
1、李守龍心理測試系統軟件及云系統,均從底層源代碼架構,很難找出第二家。
2、心理測評軟件量表可無代碼任意添加,普通人都能操作,沒有競品可以做到。
3、開通數據接口,可對接問卷星等平臺,支持其他測評軟件出報告,別無二家。
【李守龍博文日記總第2177篇,心理測評2024-021】
上一篇:這個心理測評系統項目,不應去應標,沒打著狐貍,卻惹了一身騷http://utsok.cn/846.html